取消

最新高教观点

艺术类统考成绩的意义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上个星期,上海艺术类统考成绩揭晓,数千名艺考生久悬的心稍稍放下。除了获知本人的成绩与位次之外,不同类别的艺考生们还看到了与自己相关的统考合格线。...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红勃:犯罪者终身不得从教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越来越多。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中,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因为面对着特殊的对象,承担着特殊的职责,因此,社会对这些职业就有着更高的期待,一旦出现了突破...

周光礼:劳动教育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编者按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

吴朝晖:人工智能助力现代治理

  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人工智能进一步彰显“头雁效应”,引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教育革命交融汇聚,提升人们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同时对现代社...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顺应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主动拓展办学视野,大力实施全球战略,着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切实开展服务国家和世界的研究,全面提升国际合作办学能...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加快和扩大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

 疫情催生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范式,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呈现新形态。大学应“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北京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创新交...

高建:课程思政建设的“0”和“1”

——来自物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深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物理专业教指委)在深入领会陈宝生部长2020年...

蔡萌:高校怎样夯实教育质量治理五大支点

 编者按  教育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创新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质量要求。提升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保障好新就业形态下的大学生就业

 【教育探索】  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受疫情影响,毕业生群体正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经济下行压力、研究生扩招等带来的滞后效应,这样的形势在...

马陆亭:扶智、扶业、扶志,是教育扶贫之根本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竭力克服疫情影响,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教育脱贫攻坚以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三区三州”为重点,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主...

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改革,改什么?如何改?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近2300个,和十年前比翻了一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学生流动、出国留学受到冲击,中外合作办学作为“...

魏士强: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的根本问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多次强调&ldq...

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进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医学教育则关系着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的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培养德术双修的医学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引领一流人才培养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通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的机构认定,是我国医学教育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重要里程碑。这对于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大学担当

现代大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历史。当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大学又一次面临巨变。未来,大学将如何变革、发展,从全球高校为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所采...

秦昌威: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互鉴、互容、互通,形...

张宗益:构建“人才引育金字塔”,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为重庆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双一流”建...

杨光钦:大学治理理念及领导方式的系统集成改革

  “大学治理”既是一个具有历史使命的理论话题,又是一个富有时代意蕴的实践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有关“大学治理理念”研究的学者可谓灿若繁星,有关&l...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祖国西部筑起人才高峰

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进入新时代,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

李树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贯彻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

赵罡:协同联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价值观念和主体选择也日益多元化。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巩金龙:开启“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新篇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下的高校应急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

斯坦福大学原校长约翰·汉尼斯:未来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种特质

 谈起这个话题,我想我们应该先问问自己,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未来拥有哪些能力?  我希望他们可以成为终身创新者,希望他们可以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无论他们将来在政...

朱永新: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

我在今年两会的手记中写道,“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我想从三个角度来阐述这句话。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大家...